闲时读书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们在抚今追昔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国蒙大拿州作为引子,纵向比较了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格陵兰岛的维京社会、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等过去社会的兴衰存亡,又横向分析了卢旺达、海地与多米尼加、中国、澳大利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困境。这些文明社会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在污染、瘟疫、战争、饥荒的背后,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走向败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迥异的结局。基于此,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一议题,从一个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台的聚焦点下,一些从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提取出来,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
今天,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危机——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地区性的崩溃可能会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不可兼得?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抉择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相关图书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是著名军史作家萨苏《国破山河在》(2007年出版,入选香港亚洲周刊2007年度华语圈十大好书)的续篇。主要内容同《国破山河在》一样,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
《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你简单有效的说话方法
《心由境造》人人都能看懂的环境心理学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深夜是都不敢照镜子? 为什么人们会有“乡恋”或“乡愁”? 为什么有的人一换床就失眠?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宽敞的空间,有的人适合狭窄的空间? 为什么卧室的门不适合对着大门? 为什么家居的颜...
《遗骸拼图》关山
彭家河村已有千年历史,至今留下三桩悬而未决的血案:古窑洞密室里惊现两具断头尸;拖拉机翻下山崖,司机摔成数块;地震后困在防空洞里的人被一刀毙命。相传,这是守护家族的四神兽化作凶灵在作祟。 如今,当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