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日录》是日本南蛮文学创始人木下杢太郎将自己在中国云冈石窟二十多天来对当地佛像的考察、临摹以及拍摄汇集成此书。书中囊括了大量清末时期云冈佛像的历史图像,手绘照片,以及石窟布局示意图。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云冈石窟的部分洞穴及佛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以及损毁,因此,这些资料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尤为珍贵。此外,作者还将云冈一行的所遇到的林林总总记录于书中,鲜活地再现了晚清时期的人文风貌与社会现状。
《中国佛教史迹》,又名《续访古贤之迹》。作者常盘大定是日本著名宗教学家,其生前多次来华,足迹遍布中国。在踏访中,尤其注重对史迹的拍摄、拓制和记录,所作日记也一丝不苟,每次都留下数量可观的图文资料或日录。 《中国佛教史迹》即其第二次来华探访之成果,其中还收录了作者实地拍摄的佛教文化遗迹图片、拓片及手绘地图123幅。其所记录的文化遗迹,在历经动荡、战乱、自然灾害之后,绝大多数或不复存在,或残缺不全,这些图片及资料成为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现状,尤其是佛教史迹或文物的难得文献;为学者研究佛教文化、修复破损文物、佛寺原址复建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原始影像凭证和文献资料。
《中国纪行》中的500余副手绘图涵盖了地图、建筑临摹、风景草绘、实物素描……这些图均出自于作者伊东忠太在晚清时期对中国的游历过程,图像细致入微,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多数建筑已经损毁于战乱及自然灾难之中,书中所引用的多数文献内容也已经难以再现。这本书能够保存至今,是难得的中国建筑文物的记录。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艺术》在中日两国建筑史上,关野贞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所建立的遗产调查、研究方法和保护理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关野贞也是近代“日本的中国建筑史学”创立者之一。他在涉华建筑与实地考古方面,是一位先驱者,一生来华不下十余次。其侧重建筑与考古研究,尤其是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建筑及其艺术作详实考证,以微观研究见长。在1906~1935年之间,关野贞通过对中国建筑的广泛考察和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建筑与遗产观。在这个过程中,关野贞拍摄了大量照片,全面记录了20世纪初中国建筑遗产的保存状况。这些对中国建筑及文物的记录包括陵墓碑碣、石窟造像……内容详细全面,次序条理清晰,兼具整体性与前瞻性,反映了关野贞在遗产记录上的专业素养。
《冥想》斯瓦米・拉玛
这是一本介绍如何进行内在修习的指南书。在这本书里,斯瓦米·拉玛大师教导我们如何通过冥想的练习超越日常思维给身体造成的压力和问题,进入到一种清晰的意识之中。这可以使我们获得指引,打开身体的能量,永保愉悦...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今天,这个问题甚至...
《白鞋律所》新一代华尔街律师如何改变大公司和美国世纪
本书对现代律师事务所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公司的兴起作了较为清晰的论述,富有洞察力和启迪。 “白鞋”律所的名字源自常春藤盟校的学生所穿的由鹿皮制成的白色皮鞋。1900年前后,在世纪之交的纽约,一种新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