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读书

《攀登尼采》回归自我的心灵之旅

两代哲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走尼采的哲学现场,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哲学 在中年危机来临时,从尼采的哲学中找到救赎 从平庸到超越,如何理解尼采推崇的“超人” 追寻何为真正的“回归自...

两代哲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走尼采的哲学现场,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哲学
在中年危机来临时,从尼采的哲学中找到救赎
从平庸到超越,如何理解尼采推崇的“超人”
追寻何为真正的“回归自我”
如何将深奥而遥远的哲学,运用到我们真实的生活中
这是一个关于两次哲学之旅的故事:一次发生在约翰·卡格的青年时期,19岁的他只身前往阿尔卑斯山,在群山间寻找尼采写下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灵感之源;另一次则发生在17年后,人到中年的卡格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在截然不同的心境之下携妻女重上阿尔卑斯山,再度与尼采的困境与救赎相遇。
何为“超人”?如何“成为你自己”?这是尼采哲学中两个极为关键的命题,而本书作者卡格认为,这两个问题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合而为一。“超人”是对平凡自我的超越,但实际上也正在“自我”之中;“自我”并非一个被动存在于某处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事物,而是一个在不断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形象。
攀登尼采,是攀登尼采走过的崎岖山峰,是攀登尼采哲学中的精奥之处,也是在攀登的姿态里叩响与尼采理想的共鸣,在人生无可避免的坠落处,找到那条回归自我的“超人”之路。
两次攀登尼采的哲学之路,两代哲学家的跨时空对话
在本书中,作者以新一代哲学家的身份重走尼采的阿尔卑斯攀登之路,将旅程中自己的感悟、困惑、惊喜、绝望、震撼、释然真实记录下来,眼前的风景、自身的境遇、尼采的人生、哲学的碰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场两代哲学家之间无形却又如有实质的精彩对话,带给读者奇特的阅读体验。
从“绝望之路”转向“光明之路”,用尼采的哲学思想回应进退茫然的人生困境
尼采人生中的困境与救赎,曾经通过哲学的呐喊而完成。本书作者带着为人夫、为人父、进退茫然、生活失去热情的人生困境与尼采的思想重逢,反复叩问找到人生出口的方式何在,最终将尼采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也将自己的哲学观点融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条可能通向自由的光明之路。
美国国家电台年度好书、《纽约客》《纽约时报》推荐
本书名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18年度好书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各大媒体相继撰文推荐。英国哲学家奈杰尔·沃伯顿评价,本书“是关于哲学如何关照人生的严肃讨论,而这种讨论是通过作者个人的部分人生经历来呈现的。本书内容可读性强又趣味盎然,但并不显得松散随意,体现出了作者非常优秀的写作技巧”。

相关图书

《沙陀往事》从西域到中原的沉浮
本书是一部关于沙陀人的历史通识读物。沙陀是唐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唐末政治局势的变迁,沙陀人从西域到中原,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李克用出任河东节度使、沙陀人建立割据一方...
《顺时生活》2025健康日历
《顺时生活》健康日历,是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的顺时养生、顺时生活理念的实践版。 与当下所有健康日历相比,本日历按照2025年的天气变化逐天提示养生重点,每候有一次反思、自测,并通过全年74次的自查,帮...
《大清重臣李鸿章》关河五十州
首支海军、机器制造局、机器织布局、电报局、海军基地、首支洋枪洋炮队、外文翻译馆、首条铁路、首批官派留学生。 从书生,到将领,再到外交大臣,详尽梳理“中国近代化之父”李鸿章辗转的一生。 《大清重臣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