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主义风潮”到大众政治,探寻叙利亚非精英群体的认同建构,勾勒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另类图景
大战结束,社会剧变,复杂多元的忠诚纽带重塑民族共同体的“想象”,
从阿拉伯俱乐部到人民委员会,政治舞台何以由埃米尔的宫殿转移至城市街头?
传单、涂鸦、报纸社论,政治精英与普罗大众如何争夺民族主义话语场?
游行、戏剧、节日庆典,公共仪式怎样再现迥然相异的民族叙事?
本书是一部研究20世纪初大叙利亚地区大众政治和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学术著作,采用了不同于以往历史学家的独特视角,详细描述了非精英人士在民族主义政治中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奥斯曼时代的叙利亚民族主义高涨,各种民族主义组织竞相出现,登上政治舞台。本书以1918—1920年费萨尔统治叙利亚时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解析了两个有着不同体制框架的共同体,一方是阿拉伯政府、法塔特和阿拉伯俱乐部,另一方是人民委员会及其盟友。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从它们各自的话语所表达的民族主义方向、价值观、愿景,对它们所举办的仪式、游行活动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作者认为,无论是阿拉伯俱乐部还是法塔特,在结构或意识形态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来领导或引导代表叙利亚民众利益的大众政治。与之相比,人民委员会不仅在组织和功能上独立于阿拉伯政府,而且其结构反映并具象化了叙利亚城市政治权威不断变化的性质,其主张和选举制度在民众中更具有代表性,赋予了新的民族主义领导阶层权力,以往被排除在民族主义政治外的人开始在叙利亚的政治和公共活动中发挥中心作用,民族主义政治首次成为一种叙利亚地区的大众现象,今天仍在继续影响着这里的政治和社会。
相关图书
《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
建安,作为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 这一年,曹操在黄河边确立了对北方的统治,这一年;曹操因长江边的一场失败而失去...
《健康革命》[共二册]
《呼吸革命》:纵观人类历史,呼吸的意义似乎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我们不知道,现代人其实是最不会呼吸的动物;我们不知道,许多健康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呼吸不当有关;我们不知道长期用嘴呼吸,会让人变丑…所以,是...
《唐诗岁时记》[共四册]
《唐诗岁时记》是青年学者陆蓓容解读经典唐诗的文学普及读物。该书在编排上,每日都以诗加图的方式呈现,错落别致,并在辑封里加强了岁时轮转的设计感。在唐诗选择方面,秉承四时流转,古今同趣的初衷,着重挑选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