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嘩巨變的時代,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金庸導讀;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這更是一本知音之書。」
楊照說,紀念金庸最有意義的方式,是將他的武俠小說按照創作時間先後,認真重讀一次,那是過去與現在、傳統與創新的一番奇妙對話。
從唐傳奇、《水滸傳》《三俠五義》,到平江不肖生打造了江湖概念,武俠小說系譜形塑了一個「集體世界」,而金庸的成就,在於既承繼又跳出了這種創作規則;甚至,武俠小說的終結,是因為江湖這個舞臺被金庸和古龍拆完了……
楊過是從《阿Q正傳》化身出來的俠?「射鵰」的來歷可追溯到《史記.李將軍列傳》?《書劍恩仇錄》的天山異域,讓我們看到武功的限制?袁承志的抉擇,反映了金庸的心境?而金庸自己,到底又最像作品裡的哪個角色?
楊照從金庸的生平與時代出發,追索小說與人生的微妙交錯;繼而逐部細究小說,從風格布局到角色創造,整理出金庸珍貴的寫作技藝。
這是我們的武俠夢,是我們曾經的江湖!
《曾經江湖》
作者简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吴越春秋》[故事里的中国1]
本书以《吴越春秋》为底本,讲述春秋战国时代位于南方的楚、越、吴三国的故事。作者以小说笔法写历史故事,呈现出一段波澜壮阔的春秋战国史。故事中有伍子胥、阖闾、夫差、勾践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有西施、钱塘潮、...
《金色俄罗斯系列》[套装共10册]
《一小块巧克力糖》《剪短发》《静水深流》《寻找失去的声音》《谢尔盖·伊普西朗基的生活》《乌拉》等十部作品。对剧变时代下平凡朴实的父女亲情、年轻的残疾人的家庭故事、留守小镇的老妇人的孤独晚年生活、年轻作...
《北京大学科学元典系列·数学物理化学大师经典系列》[16册套装]
当代研究人的创造性的诸多前沿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等,都涉及对科学大师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近20多年兴起的机器发现,首先就是对科学史学家提供的材料,编制程序,在机器中重新作出...